冠状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月九祖师爷玄天上帝成道日见转福寿康 [复制链接]

1#

玄天宝诰志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极,右垣大将*,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尊号

以下21位中的任意1位都可以称为“玄天上帝”:

1、混元六天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2、传法教主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3、修真悟道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4、济渡群迷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5、普惠众生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6、消除灾障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7、八十二化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8、三教祖师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9、大慈大悲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0、救苦救难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1、三元都总管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2、九天游奕使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3、左天罡北极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4、右垣大将*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5、镇天助顺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6、真武灵应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7、福德衍庆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8、仁慈正烈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9、协运真君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20、治世福神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21、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22、佑圣真君玄天上帝

23、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24、玉虚师相北极玄天上帝(最常念的圣号)

将官

御前36将

1.万法教主神功妙济许真君许逊(人称许旌阳)


  2.洞玄教主辛真君


  3.龟蛇封为水火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4.新兴王、田华封为雷开、苟毕二元帅


  5.纠察副元帅副应


  6.催庐二将*


  7.邓成、辛江、张安封为邓、辛、张元帅


  8.威灵瘟元帅雷琼(又名温琼)


  9.火德谢元帅谢仕荣


  10.降生高元帅高员


  11.九州豁落元帅王善(又名王恶)


  12.地祇杨元帅杨彪


  13.雷部电母朱佩娘


  14.海琼白真君白玉蟾


  15.清微教主魏元君


  16.都掌金轮如意赵元帅赵公明


  17.尽忠张元帅张健


  18.正一灵官马元帅马华光


  19.先锋李元帅李伏龙


  20.任无别、宁世夸封为任、宁二太保


  21.神雷石元帅石成


  22.离娄、师旷聪明二贤


  23.酆都孟元帅孟山


  24.九天霹雳大将*酆都章元帅章雷公


  25.地司太岁殷元帅殷高


  26.月孛元君朱孚娘


  27.果严教主济微传教祖元君


  28.混元教主路真君


  29.显灵关元帅关羽


  30.混炁庞元帅庞乔


  31.管打不信道朱元帅朱彦夫


  32.降妖避邪雨元帅雨田


  33.玉府刘天君刘俊


  34.风轮周元帅周广泽


  35.仁圣康元帅康席


  36.王铁、高铜虎丘王、高二元帅

圣地

武当山为中国道教名山之一,古名岁上山,太和山。武当山,古称“方圆八百里”高险幽深气势磅礴。山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中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井、十池、九台等风景胜迹。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公尺,素有“一柱擎天”的美誉。环绕主峰的众峰俯身含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拱月、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有“静八景、动八景”的自然景观。静八景有“天柱晓松”、“陆海奔潮”、“平地惊雷”。“雷火炼殿”、“祖师映光”、“空中悬松”、“月敲山门”、“金殿倒影”。动八景有“金猴跳涧”、“海马吐雾”、“黑马巡山”“飞蚁来朝”、“乌鸦接食”等。景致各有佳处,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武当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即真武)得道飞陆之地,后世认为非玄武不能当此,故名武当。杜光庭祖师将其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历朝帝王对武当山均有加封。元大德八年(年)封为“武当福地”,明永乐十五年(年)封为“大岳”,明嘉靖三十一年(年)封为“治世玄岳。”

北神

《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真武大帝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而汉代人认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训》称其为颛顼、辰星、玄武。因较为复杂,民众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为北方之神。

水神

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王逸《九章怀句》云:“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交感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就是利用龟蛇纠盘的例子来说明阴阳必须相合的观点。

主持

勾陈大帝之重要支持,剑仙之道守护神,武学之人的护法者。灵龟为盾、玄蛇为剑,兵天剑修真的看守护者。武当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龟蛇合体;位于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就因为御剑天遁比腾云驾雾来的快。

司命

龟因其寿命长而成为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称其能导引咽气。《抱朴子》亦称其能导引,并曰:“城阳郄位少时行猎,坠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为斗宿,俗称南斗。《星经》曰:“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晋干宝《搜神记》中引用管辂的话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们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寿。

玄武的这些特性,不但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信仰,而且还为唐宋以后玄武演变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础。

来历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在道教崇奉的众多神灵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三清”、“四御”以及“十方天尊”等在武当山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北极佑圣真君者,乃玄武七宿,后人以为真君,作龟蛇于其下。宋真宗避讳,改为真武。靖康初,加号佑圣助顺灵应真君。图志云:“真武为净乐王太子,修炼武当山,功成飞升。奉上帝命镇北方。被发跣足,建皁纛玄旗。”此道家附会之说。明朝御制碑谓,明太祖平定天下,阴佑为多,建庙南京崇祀。及太宗靖难,以神有显相功,又於京城艮隅并武当山重建庙宇。两京岁时朔望遣官致祭,而武当山又官督祀事。明宪宗尝范专金为像。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素羞致祭。

据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玄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为玄武,*帝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降临人间。

王太子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非玄武不足当之”,自此,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

记载

玄帝真武者,盖起于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历记》(《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谓元始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者是也,元尝加封,明亦崇奉。此传所言,间符旧说,但亦时窃佛传,杂以鄙言,盛夸感应,如村巫庙祝之见。初谓隋炀帝时,玉帝当宴会之际,而忽思凡,遂以三*之一,为刘氏子,如来三清并来点化,乃隐蓬莱;又以凡心,生哥阇国,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国出家,功行既完,上谒玉帝,封荡魔天尊,令收天将;于是复生为净洛国王子,得斗母元君点化,入武当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宫,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即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

玄武的人格化过程是漫长的,最终完成于北宋。道士们将玄武形象描述为“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玄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气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

地位

在北宋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玄武从动物崇拜到人、再由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南宋,玄武地位、神格逐步升级,历代皇帝屡加圣号,崇奉至极。武当山也由此形成了以崇奉玄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

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玄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

要说各代皇帝推崇玄武的原因,则要讲讲玄武升天后的作为。玄武升天后,道教传说中的彼岸世界——天界里,魔妖迭起,打斗厮杀。元始天尊在天宫中说法传道时,黑*血光秽杂之气都冲进了南天门。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镇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万天兵天将一夜之间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他那次出征战绩的评价。打那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镇守北方,并要经常下降到人间“普福生灵,操扶社稷”。

这位维护天界秩序的猛将下降到人间自然也是保皇权、扶社稷的灵应之神。考察历代封建皇帝对玄武的封号,几乎都少不了“保祚佑圣、护国定乱、社稷家神”等内容。据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兵誓师时,就曾扮成了玄武“披发仗剑”的形象。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武当道教推上了顶峰。这位皇帝从营建武当道场的勘测设计,遣功臣贵戚现场督工,到武当道人如何修持等都亲下圣旨。明永乐年间,通往武当天柱峰的一百四十华里的神道两旁丹墙翠瓦,布满了建筑。宫观庙宇,经堂道房多达两万间。武当山以“治世玄岳”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宋代首先出现玄武的人格化图像。据《夷坚支志》景卷三,宋孝宗时进士叶方,曾得到一张旧画,上书“真武仗剑坐石上,一神将甚雄猛,持斧拱立于旁”,有人疑是唐吴道子画,恐怕不可靠,但这是早期玄武真君像无疑。在此基础上,玄武神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得极有特色,据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绘其像为北方之神,被(披)发黑衣,仗剑踩龟蛇,从者执黑旗。这是玄武帝的标准像,后世真武的各种造像,均以此为准。

真武在宋代开始发扬光大,到了元代,蒙古皇帝也很迷信真武。元世祖忽必烈于至正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开始营建大都城,有龟蛇现于高梁河上(今北京西直门外),忽必烈昭群臣问吉祥。大臣承其意附合道:“国家受命朔方,上值虚、危(二宿),其神玄武,其应龟蛇,其德惟火,水胜火,国家其有宋乎!”当时,南宋还享有中国半壁江山,诸臣之言正中元世祖下怀,于是忽必烈下诏于其地建大昭应宫,以祀真武。元成宗时,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但真武信仰远到鼎盛,还是在明朝永乐年间。

明成祖(即永乐帝)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被封在燕京(今北京)做燕王。始称其貌奇伟、智拥有大略。朱元璋死后,他即以“清君侧”,发动了靖难之变,反抗建文帝。朱棣与*师道衍(即姚广孝)合谋,在造反大*誓师时,鼓吹真武“显圣”:出祭,见被(披)发而旌旗者蔽天。成祖顾公(道衍)曰:“何神”?曰:“向固言之一吾师,北方之将玄武也。”于是,成祖即被发仗剑相应。

王子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说,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为净乐国王及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42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大帝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据《洞冥宝记引真武报恩经》及《神仙通鉴》,则谓:‘玄武帝乃净乐国王之嫡子,其母善胜天后,入怀而有娠,诞降之期,正应虚危之宿,生有奇表,颖慧非常。国王后仅生帝一人,正位青宫,备极钟爱。帝于问寝侍膳之余,每念父母深恩,非常常服劳所能报答,遂舍青宫之贵,而入武当之山,践形炼气。

几四十载,大道将成,值国王年迈,日夜系思,特遣五百壮*,邀迎太子还朝嗣统。帝知力不能却,划地成涧,隔绝道途,五百壮*,一齐感悟,解兵卸甲,愿同入山,修真养性。后又数年,帝于九九之辰,功完行满,向日飞升,五龙捧圣,上朝天阙,敕授真武,永镇玄天,生身父母,荣享褒封,五百壮*,亦授灵官之职。证果以后,帝追思往事,自明得道之由,作报恩经以训世。

中国大陆的真武庙

中国大陆在宋、元开始陆续修建真武庙,当中武当山、宋代的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以及明代的南京、北京等地区大量、大规模地修筑真武庙,寓意深刻,终成为祭拜北帝的三大中心之一。

明成祖宣称真武助靖难胜功,于各地广奉真武。

永乐十年(年)又敕隆平侯张信率*夫廿余万人,大建真武祖庭武当山宫观群,从而使武当山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亦使武当山真武庙的香火达到了鼎盛巅峰。武当山同时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众多道教名山之一。山上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另外安徽齐云山也以奉祀真武而著名。

崇拜

福建省漳州市鳯霞祖宫始建于北宋宋佑二年(),距今有千年的历史,鳯霞祖宫供奉主神为“玄天上帝”手持七星剑,脚下*蛇合并,是由武当山分灵过来,由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至德道人授“武当闽台第一分镇鳯霞宫”“武当玄帝分灵鳯霞宫”“武当山真武大帝鳯霞行宫”仅在闽台就分出多处分庙,每年分庙都会择吉日前来朝拜请香火回庙供奉,所以鳯霞宫被称为鳯霞祖宫。

台北地区,北极玄天上帝信仰的传入,始在台湾先民从闽粤渡海来台时,因北极星做为航线的指标,故安抵台湾定居后加以崇奉。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玄天上帝被郑成功视为守护神,而在明郑时期大加崇奉。所以,台湾有许多玄天上帝庙相传建于明郑时代。诸如:澎湖马公上帝庙及北极殿;嘉义北社尾玄隍宫;嘉义阿里山受镇宫;台南市北极殿及开基灵佑宫;高雄阿莲乡北极殿及屏东九如乡北极玄天上帝庙等等。台湾地区主祀玄天上帝的殿堂、宫庙约为四百多座。

台湾地区玄天上帝的总庙,一般都指南投县的“受天宫”,由此宫分香、分灵、请令旗或请神尊的为最多,援例于每年三月三日前后,都得回到南投民间乡松柏坑“受天宫”谒祖进香,大陆未开放前,信徒们在此庙场向武当山祖庙玄天上帝持香遥祭,虔诚祝圣寿无疆。

台湾地区玄天上帝的神像造型相当特殊:右手执七星剑,表示掌管北方七宿,并操收斩魔大权;左手印诀,一指向天,系采玄帝圆道之资;脚踏龟蛇,展露收服二将的事迹。而台湾民间雕塑的玄天上帝神像,除了以上各类要项需具备外,大抵来说,神像造型又可区分几种型(形)态,一种是披发跷足的原始造型,一种是戴冠端坐的严肃圣像。

北极玄天上帝的台湾总庙“受天宫”坐落于南投县民间乡松柏岭的平项上,庙宇古色古香,庄严雄伟。鸟瞰彰化二水。据该庙沿革记载“受天宫”建于明末清初,距今三百余年。民国六十二(年)再议重建,民国六十五年(年)十二月竣工落成今日规模。藉乩童显化济世为一特色,“受天宫”后来成全省乩童的训练所,也是乩童的大本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半个月即陆续涌入成千上万的进香客,游览车充满整座山坪,锣鼓喧天,鞭炮声隆隆震耳,尤其乩童的巫术操演更具特色,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其盛况热闹绝不亚于北港“朝天宫”之妈祖圣诞期间。

广东北帝庙

北帝本是统管北方的神明,广东人拜北帝是因为当时民众相信北方五行属水,“南方的水,由北方来”。

广东为沿海地区,广东人依海生存,出海捕鱼,靠海谋生。北帝属于水神,位于水源之上,奉祀北帝,祈求他控制水源多寡,使水安好流向南方,促进农业、渔业、贸易畅顺。故此,南方人既祭拜赤帝——南海洪圣大王(即洪圣爷),又供奉黑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北帝)。

广东最早开设的北帝庙则位于佛山,称为“祖庙”,意思为北帝庙之始祖。

《广东新语》记载:“吾粤名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其像被发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一金剑竖前,一龟一蛇蟠结左右。”

《天官书》记载:“北宫黑帝,其称玄武者也。或即汉高祖所始祀者也。粤人祀赤帝并祀黑帝,盖以黑帝位居北极,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于北极,北极为源而南溟为委,祀赤帝者以其治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

广东汕尾碣石镇玄武山的玄武上帝庙是粤东地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北帝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