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家百言middot第期李迪锁 [复制链接]

1#

第期

作者简介

李迪

医院神经介入病房主任

专业特长:神经介入

主要学会任职: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卒中协会卒中与眩晕分会青年委员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头晕3个月”于-10-23入院。

临床表现:近3个月出现反复头晕,表现为昏昏沉沉感,尤其是左手用力持物时明显。

既往史:脑梗死14年,遗留右侧走路拖曳,伴言语稍笨;年因头晕摔倒入院,头颈CTA发现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双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

体格检查: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右侧偏身痛觉减退,右侧病理征阳性。

辅助检查

头颅CT(-10-25):左侧额颞顶叶、基底节区脑软化灶(图1)。

图1

头颈部CTA(-10-29)(图2):左侧颈总及颈内动脉提示闭塞;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闭塞;右侧颈动脉硬化,颈总动脉分叉处中度狭窄;

图2

颈动脉超声回报:左侧椎动脉血流反向(考虑左侧锁骨下动脉窃血);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闭塞。左侧颈动脉闭塞;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局部狭窄程度50%-69%;

化验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56mmol/L。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单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日)、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日)及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后症状仍有发作。

术前讨论

经评估考虑左锁骨下动脉盗血为病人反复头晕的主要原因,拟予以开通。考虑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时间较长,侧枝代偿较充分,相关症状轻微,同时开通后高灌注出血风险较大,决定暂不干预。

手术过程简述

股动脉入路,常规造影显示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可见残端约2cm。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盗血,左椎动脉紧邻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闭塞处。

图3

将8FGuiding+5F导管+微导管三轴系统至左侧锁骨下动脉近端残端内留置,采用导丝升级技术分节段反复尝试将微导丝+微导管通过闭塞段,突破至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真腔后依次完成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

图4

讨论

1、慢性长节段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被称为神经介入治疗领域“最后的堡垒”。开通方式分为顺行、逆向及“顺行+逆向头对头对冲”等方法。对于此例患者,闭塞远端圆钝且毗邻左椎动脉开口,逆向操作过程中受血流冲击力影响容易出现内侧壁夹层,夹层一旦扩展累及左椎动脉则会出现左椎动脉远端分支缺血事件,最常见的是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因此,顺行开通是首选。

2、在顺行开通过程中,近端支撑力的稳定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采用了8FGuiding+5F导管+微导管的三轴系统(望远镜技术),即使是这样,操作过程中也要不断调节8FGuiding在闭塞残端的位置,以保证合适的张力。

3、对于此类慢性长节段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导引导丝的选择及开通策略尤为重要。遵循“微孔道”原理,我们首先选择中等穿透力的尖端缠绕型锥形头端导丝—GaiaSecond导丝,探寻到微孔道之后跟进微导管,当微导丝前向受阻后换用高等穿透力导丝—ConquestPro12,发挥其“扎孔”能力。当突破闭塞远端受阻时,通过微导管推注造影剂轻微撕裂真假腔,为后续寻找真腔指明了方向。

4、对于慢性长节段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详细评估、仔细规划以保证近端足够的锚定力、熟悉各类慢闭开通微导丝及微导管性能、将CTO病变分节段逐渐升级导丝可有效提高开通率。

科室介绍

医院于年组建辽宁省首家神经介入病房,凭借娴熟的手术技巧可以高水平的完成复杂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医院神经介入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高效的服务、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神经介入科专家门诊时间、地点:

每周一下午(三楼6诊室)

神经介入病房地点:

医院南院住院部5楼

联系

-或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