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钟会和姜维一见倾心。在姜维的鼓动下,钟会决心竖起大旗,事成,就得天下,不成,还可以退保蜀汉,也不失为刘备那样的英雄。
而姜维的算盘是等钟会杀完了人,他再把钟会杀了。然后就可以迎回刘禅,重新竖起匡扶汉室的大旗。
当然这都是账面的数字,即所谓“庙算”。天朝历代研究者,都愿意强调这个“庙算”,尤其编剧本、讲评书的,更是过分夸大了“运筹帷幄之中”。岂不知,战争是残酷的,它是血、肉、尸体祭奠出来的。绝不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连恶魔希特勒都战战兢兢地说,战争的大门一旦开启,谁也不知道门的那边是什么。
就在两人各使手段,各排妙计,已经箭上弦刀出鞘的时候,信使到了。送来了司马昭给钟会的信。
司马昭说,十分担心你们镇不住邓艾,所以我让中护军贾充带一万人出褒斜道,现在已经进驻乐城了。我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守候在长安。所以,很快我们就可以相见了。
看罢信,钟会大惊失色。明白司马昭这么布置根本不是为了镇住邓艾,而是为了镇住我钟会。但是钟会岂是能被镇住的?
钟会召集身边最亲近的人开会,告诉他们,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事成,就得天下,不成,还可以退保蜀汉,也不失为刘备那样的英雄。
上年腊月二十四,郭太后去世了。正月十六,钟会以祭奠太后的名义,把益州科级以上的干部都集中到了原先蜀汉的朝堂。宣布自己收到了太后的遗诏,让起义废掉司马昭。钟会还把遗诏让众人传阅。
钟会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不怕被揭穿。众人传阅遗诏后议论纷纷。钟会不等众人议论出结果,就宣布了各人的官职和任务。分派自己的亲信,掌握了全军各个重要岗位。然后把召集来的文武官员都监押起来。并关闭了宫门和成都的城门,使驻军和城内官员分隔开来。
姜维鼓动钟会把监押起来的官员都杀掉。他的算盘是等钟会杀完了人,他再把钟会杀了。于是就可以迎回刘禅,重新竖起匡扶汉室的大旗。
但是钟会和这些官员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渊源,毕竟不太忍心。不但没有下必杀令,还同意让各将领叫一名亲兵来伺候他们。
卫将军胡烈是这次远征部队的先锋官,现在邓艾、诸葛绪被除后,他应该是军中排名第三的了。他让亲兵传出话去,说钟会密谋坑杀所有北方的军人。亲兵得到指示后出去报告了胡烈的儿子胡渊。
这消息不胫而走,一夜之间,十万大军都知道了钟会要谋反,坑杀北方军队。
正月十八,胡渊带领所部擂鼓而出,这情绪迅速感染了全军,所有士兵全部冲出军营,冲击城门。十几万人哗变,那个声势足以震动整个成都平原。
钟会、姜维只有几百亲兵。几百人和十几万人根本没法做比较。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经历过一次事故,那是开完区中学生运动会散场往外走,有人摔倒了,可后面的人并不知道,继续蜂拥着往前走。结果摔倒的人不但没有被拉起来,拉他的人也被人的洪流冲倒。他们一倒又绊倒了其他人,就这样,那次事故有八个中学生被踩踏致死。而后面的人竟然都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这才是一个几千人的会场。
各位看官脑补一下十几万人是个什么场面吧。
钟会、姜维都死于乱军中。
图片来自百度
各位将佐都被解救出来,各自约束住自己的部队。检点一下,卫瓘成了一把手。
卫瓘坐上第一把交椅的第一反应是让曾经被邓艾处分过的一个偏将叫做田续,告诉他:快去追上邓艾的囚车,去报仇吧。
本来邓艾的士兵已经追上了邓艾,劫了囚车,告诉他钟会谋反,我们的冤案不辩自明了。这时田续带兵追了上来。
田续有备而来,而邓艾等人惊魂还未定。田续又是突然袭击,邓艾等人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皆死于非命。
邓艾这人这一生有点惨啊。尽管为司马家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阴平奇袭,创造了战争奇迹。可还是死于非命。更惨的是他和邓忠死后,留在洛阳的儿子都被屠戮,一家寡妇拖着孤儿被发配到西域。
老邓艾被抓的时候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为什么被这么对待?苍天啊,难道白起的冤案,又要让我重现吗?
白起外号人屠,毕竟坑杀过四十万赵国降卒。你没干过这么缺德的事啊,你是真的冤啊。
卫瓘杀死了邓艾,放下心来。第二件事是找到姜维的尸首,扔到了成都天府广场,剖开胸腔,挖出心肝(我靠,这货也特么的是个读书人)乱刃分尸,还不许收敛。
据说姜维的亲随冒死偷出了姜维的衣冠靴子和两条胳膊,送回了他的家乡——天水翼县(今甘肃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
这一年姜维六十二岁。
姜维故乡人为姜维修筑了衣冠冢,至今还保存完好。另外在四川芦山县,还有一个姜维墓。传说卫瓘吩咐魏兵将姜维分尸后,看到姜维“胆大如斗”,都不禁惊惧。也是被姜维的部下偷出了成都。因为姜维曾经在芦山筑城驻军,所以就在这里埋葬了姜维的胆。被称作“胆墓”。另外剑阁、江油市、汶川县也都有姜维墓。尽管当时四川人认为姜维穷兵黩武,对之很有意见。但是忠臣义士大家还是都爱护的。
图片来自百度
而钟会的尸首也被一位义士冒死收敛——他叫向雄。
大家还记得前文说过,司马昭杀曹髦时牵连的王经吗?他被押赴刑场时那个在闹市大哭的向雄,他此刻在钟会的司令部当中担任功曹,兵乱平息下去以后,向雄收敛了钟会。(请移步《三国归晋之司马昭③冲冠一怒为尊严》)
之前的整个伐蜀战争,也没有见到向雄的名字,只有此时他又冒了出来,看来他和钟会也没什么交情,在军中就是个普通文职,也没得到过钟会的青睐。但就是他,觉得不应该让钟会死了还被人糟蹋。
这件事也让司马昭知道了。司马昭特别召见了向雄,上次王经行刑,你在大街上痛哭,我没有搭理你。这一次,你明知钟会是叛逆,还要去收葬他。要是再不治你,法令岂不成了摆设?
向雄回答说,先王的圣教我先不说了。这两人已经被王法判决了,法度立起来了,明公你何必再那么仇视一堆枯骨呢?把死者收敛起来,不只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活人的交代。教化人们有法治意识是非观念。如此法度立于上,教化弘于下,不就正好了吗?何必非得把人曝尸荒野,反而显得小肚鸡肠,不是仁者风范。
其实司马昭心里有数,对这一类的违纪问题,他都是轻拿轻放的。名士不就是讲究个范儿吗,得给人机会。
如此,钟会的尸骨得以运回许昌,埋葬在他父亲钟繇墓旁。一直到年,钟家后人有在台湾的,回到故土,在今河南长葛传说中的钟会墓前立起石碑,上书“先祖钟公会之墓”。
图片来自百度
前文介绍过,钟毓是钟会同父异母的哥哥。钟毓曾对司马昭说过,我这个弟弟爱玩弄权术,别给他独挑重担的机会。
这话看起来是给钟会扎针,其实何尝不是因为哥哥对于弟弟太了解,出于保护弟弟之心呢?
钟毓虽然没有能够保住弟弟,但是因为有这个嘱托,保住了全家。司马昭因此没有再追究钟家其他人。钟毓的两个儿子都安然渡过了这场危机。
去年(年)年十月,三路伐蜀大军都捷报频传,皇帝就就晋司马昭为晋公。如今蜀汉的版图名义上归了曹魏,这场大功劳当然是司马昭的。于是皇帝晋司马昭为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bi),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yi),设钟虡(ju)宫悬,位在燕王上(燕王曹宇是曹奂的生父)。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皆如帝者之仪。晋国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至此,司马氏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分,其余都有了,而他的权势却是皇帝所没有的。